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九洲大街西718号
0791-86591020
扫码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南昌 > 文化产业 > 产业动态

全国“跑码头” 南昌采茶很有“戏”

2018-07-16 点击量:

“眼波流转,一唱三叹。来自南昌的戏曲之音,难得一闻,太值了!”7月3日、4日,南昌市采茶剧团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和新编《辜家记》亮相武汉“戏码头”展演活动,让当地戏迷开了眼界,过了戏瘾,高高竖起了大拇指。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的南昌采茶戏,如今开始学会往外省的“码头”跑,跑出流派、甚至剧种的地域局限,寻觅更广大的观众群体,把南昌采茶戏的朋友圈越跑越大。

 “跑码头”:获得更大影响力
      对于这两年不断与湖南、湖北开展的戏曲双向交流活动,南昌采茶戏演员、市采茶剧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亮笑称是在“跑码头”———这是以往戏曲艺人的演出传统,要辗转于各种演出场所。从正式签署《武汉共识》开始,南昌文化“戏曲先行”,积极“走出去”参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文化合作交流活动,不断以创新激发活力。
去年12月,南昌市采茶剧团在长沙连演两天,为长沙戏迷带去了新编《辜家记》和经典折子戏,获得了广泛好评,在长沙掀起了南昌戏曲文化旋风。今年7月,南昌市采茶剧团又在武汉参加“戏码头·全国戏曲名家名团武汉行”活动,通过两场演出,大力推介南昌采茶戏。交流活动也吸引了观众踊跃参与。新编《辜家记》女主角、南昌采茶戏演员邓莎莎谈起在武汉演出的情景,心情非常激动。她说:“观众特别多,唱到精彩处,观众都自发地鼓掌、喝彩,结束时,观众久久不肯离去。”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南昌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林南红坦言:“通过交流,引进了外地优秀剧种来昌演出,也将我们的作品送往两湖地区。外省观众的热捧,也侧面说明了南昌采茶戏可以通过‘跑码头’获得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市场,进一步提升了南昌采茶戏的对外影响力,搅动了中部省会城市戏曲舞台的一池春水。”
“起范儿”:打造采茶戏名角
      穿着宽松的T恤和阔腿裤的王勤如,今年才21岁,时髦的“潮款”打扮,让人很难把眼前的这个青春男孩与舞台上老奸巨猾的“管家”一角联系起来。但调弦三两声,一开腔,他那“小花脸”的夸张表演就带来了满堂的笑声。“在这次武汉演出的新编《辜家记》中,我演的是戏份很重的‘管家’一角。”王勤如告诉记者,去年在长沙演出时,这个角色还是熊亮亲自上场演的。“团里的领导和老师把很多演出机会都给了我们年轻人。熊老师还特意给我‘开小灶’,抠细节,要我做到连喘气声都有戏。”
江西有26个地方戏曲剧种,南昌采茶戏如何生存和发展?南昌市采茶剧团始终把延揽人才,培养、保护人才放在剧团生存的首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80”“90”后挑起了大梁。南昌市采茶剧团2005年招新10人,2013年又招了18人。这些年轻人从排练室起步,到大戏里跑龙套、演配角,再到站在可容纳千余名观众的武汉剧院舞台中央,年轻的戏曲“继承者”们深刻感受到了“聚焦”的效果,也体会到了传承的责任。
       “戏曲艺术是‘角儿’的艺术。振兴地方戏曲,最重要的还是靠人才。我记得在安庆看到商场挂的不是流行歌手的照片,而是黄梅戏演员马兰的照片,这足以说明名角的重要性。”熊亮说,为大力培养新人,南昌市采茶剧团积极组织青年演员参加展演、培训活动,以青年戏曲力量吸引年轻观众。“我们不仅要引进优秀的青年演员,更要给他们创造条件,给他们上舞台、挑大梁的机会,让他们成为南昌采茶戏发展的主力军。”
  “有奔头”:四省会合力展演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振兴地方戏曲是南昌的现实担当。对于南昌来说,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南昌样板”,既要体现在经济上,也要体现在文化上。南昌与戏曲艺术渊源深厚,自古文化多元荟萃。南昌采茶戏、赣剧在此形成并发扬光大,京剧等来自东南西北的剧种在这里落脚、生根。历史上的南昌一度是江西戏曲重镇,戏源深、戏脉广、戏迷多。
今年3月,南昌市出台了《关于支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全面部署南昌戏曲振兴发展工作。熊亮表示:“出台了好政策,更提振了戏曲演员的信心,不怕与北上广这些先进城市有差距,就怕看不到差距,就怕不从现在去做。我们将努力打造戏曲精品,有好戏才能吸引观众,才有足够底气天南海北地‘跑码头’。”南昌采茶戏有经典的一面,也可以有更潮、更年轻的一面,这两种侧面都可以很美。如今,南昌市采茶剧团在对传统剧目进行新编的同时,还努力开拓新剧目,今年将推出《郝仁好事》《汪山土库》等作品,力争冲击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戏曲振兴,‘好戏’上演。”南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人表示,继湖南、湖北后,南昌市还计划与安徽开展戏曲交流活动。此次赴湖北交流,已经初步达成协议,明年湘鄂皖赣四省会城市将合力举办戏曲交流展演活动,四市联动,轮流主办,以四省会城市最好的戏、最好的角、最热闹的剧院和最热情的票友,为观众送上戏曲文化“盛宴”,为南昌打造全新的戏曲“大码头”,逐步形成名作迭出、名角荟萃、群众参与、市场活跃的戏曲发展良好局面,讲好中国戏曲发展的“南昌故事”。

赣公网安备 36010302000848号

版权所有@2018 南昌文化云 Jiang xi Nanchang cultural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