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九洲大街西718号
0791-86591020
扫码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南昌 > 非遗保护 > 非遗名录

匾额书法雕刻技艺

2017-08-19 点击量:

明朝中叶以来,安义县城辽河南岸板溪邹家以匾额书法雕刻而闻名。匾额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魁宝,古代的标志性建筑、士大府第、升官晋级、堂馆店铺、金榜题名、婚寿喜庆、文人雅士斋堂等都离不开匾额。邹家板雕匾额技艺代代相传,前清时期更是享誉江南。至今,在安义各村还保存着几十块邹氏板雕匾额,如千年古村世大夫第堂匾“启绪堂”,赤石古村进士寿匾“萱阁郗龄”等,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堪称传统匾额上品。
     传统的书法雕刻主要是“凸(∧)”形和“凹(v)”形二种方法。“凸(∧)”形字严肃庄重,适合空间高大的建筑和门坊;“凹(v)”形字回文状,主要用于碑文雕刻。板耕斋邹氏板雕以自己的独门技法:白文“凹(√)形刀法”,简称为“钩形刀法”。用钩形刀法雕刻的“动态书法”,被人们称之为“邹氏刀笔书法”。钩形刀法的特点是:先从笔尖行出垂直切起刀,再从笔肚行处斜切收刀,雕刻出“√”形笔画。由于钩形刀法的独特性,雕刻的笔画成一个斜面,深浅富于变化,使转处形成艺术折皱,把运笔的笔势、笔力、动态和作品的艺术神韵以及书法家饱含在墨韵中的情感完全的表现出来,“动态书法”因此而生成。板耕斋书法雕刻工艺从雕刻选材、表面纹色和雕刻内容均与众不同。选材不局限于平面板材,更注重在生态原木根兜上雕刻名家书法珍品,并且把作品的内容与原木造型结合起来形成创意艺术,提升了艺术的品位,让人们品味到生态根艺书法带来的无限乐趣。历代名家的书法珍品,具有唯一性,大多珍藏不露,只能从书上一见,板耕斋把这些难得一见的稀世珍作移到木板上雕刻成再创艺术品,不仅让民族精品艺术广为传播,而且让寻常百姓也能享有高雅艺术。
     在木质选材上,精选天然纹色的檀木、楠木、红木、花梨木等名贵木材,以及选择造型特色的原生态原木根兜,提升了书法雕刻的艺术品位。作品内容上,注重选取历史名家的碑帖和手稿,再现珍品真迹,让普通百姓都能欣赏到珍藏不露的传世书法雕刻品。在通篇选择上,长短结合,改变了过去板雕作品字数少,篇幅短的现象,突出了作品的多样性,一些成百上千字数的书法作品完整地表现出来,增强了书法作品的可观性及收藏价值。在制作工艺上,把临写、雕刻和装潢三合为一即一人之手完成,提升了书法雕刻的艺术品质。在装潢工艺上,注重天然纹色以屋宇装潢的融合与协调,给人们带来美的精神享受。

赣公网安备 36010302000848号

版权所有@2018 南昌文化云 Jiang xi Nanchang cultural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