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鼓是在安徽淮南大鼓表演基础上演变而来。一张小方桌,桌上放一面书鼓、一把折扇、一块惊堂木、一根鼓签、一副夹板,演员身着大褂,站在桌后进行表演,方言方音,是极具南昌地域特色的一种民间曲艺。南昌大鼓的原生态语言是南昌方言,表演形式有说、有唱和有单口表演,要求艺人具有扎实功底。表演为一人,说工、唱工并重,表演时艺人采用喷口、贯口、怯口、范口、口技、手势、眼神等表演,将书目中的人物演得活灵活现,扣人心弦,再加以鼓声嘟嘟地有机配合,艺人潇洒自如的随字裹曲或甩一个高腔。南昌大鼓的书目有长篇《封神榜》、《隋唐演义》、《南瓜记》、《鸣冤记》、《贤德记》、《辜家记》,中篇《王佐断臂》、《八美图》、《彭公案》、《施公案》,短篇《百岁图》、《太慌张》、《报花名》、《数菜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