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刘是一种民间美术的彩塑造型艺术。其美术传承历史可追溯到清朝中晚期。据九荣堂家谱记载,此技艺是该家族谋生技艺之一。先人炳荣公“精于用泥巴捏人像,见者莫不称奇”。延续至今,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刘纪甫先生在青云谱区和南大附属中学从事面塑教育传承,且在南昌市范围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
刘纪甫迁居至青云谱区以来,一直潜心研究该美术,尤其在绳金塔庙会巧遇天津面塑艺人刘长胜先生后,向其请教与交流,坚定了重拾祖业,发扬传承的信心和决心。在继承传统美术的基础上,吸取不同流派的精华,使其作品的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捏出了精细、生动、有故事情节及文化内涵的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其作品和工作肖像载入了《美术》教科书,并编写《面雕艺术》一书作为学校教材。
面人刘美术传承方式为父子传承,经过近几十年的传承和发展,其作品的品种不断推陈出新,现有神话故事,花鸟动物,卡通生肖,市井民俗,人物肖像等,展示出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05年,刘纪甫受聘担任南昌大学附属中学的劳技教师,将面塑艺术带进了教室,并在该校成立了“面人刘面塑工作室”,向中学生们传授面塑技艺,传播民俗文化,展示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价值。此外,刘纪甫经常在所居住的社区、青云谱区文化馆开展面塑艺术培训班,吸引大批爱好者参与,对青云谱文化以至南昌文化具有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