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九洲大街西718号
0791-86591020
扫码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南昌 > 非遗保护 > 非遗名录

汪山土库古建营造技艺

2019-10-29 点击量:

汪山土库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程氏九兄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筹资兴建,位于新建县大塘坪乡汪山冈上。它倚山枕水,与鄱阳湖地区许多民居一样,由于地势低洼,雨水充沛,易潮易涝,便采取外墙青砖立斗灌泥、墙内侧定磉立柱承重的构筑形式。鄱阳湖滨湖地区习惯将规模较大者称为“土库”(又音:土屋),“汪山土库”由此得名。

汪山土库占地108亩,由25栋抬梁穿斗式结构的青砖大瓦房组成,大小房间1443间、天井572个。其布局科学、精巧,结构明朗、大气,雕刻简朴、高雅,排水、通风、采光等均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置身其中晴无日晒,雨不湿鞋,且冬暖夏凉,与鄱阳湖地区风雅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谐统一,是鄱阳湖地区特殊民居的典范。土库墙体结构独特,皆是青砖立斗、斗中灌泥,采用单丁斗式、一斗一眠式砌筑方法,并每隔一段用拉铁把外墙“铆固”在木构架上。墙体一般高达7米左右,墙头高出房架,跌落成“三山式”的阶梯式防火马头墙。白灰压边,青砖黛瓦,轮廊线丰富多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汪山土库古建营造技艺,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其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是赣鄱文化和民俗文化特征的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赣公网安备 36010302000848号

版权所有@2018 南昌文化云 Jiang xi Nanchang cultural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