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九洲大街西718号
0791-86591020
扫码登录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南昌 > 非遗保护 > 非遗名录

张公夏布制作技艺

2019-10-29 点击量:

张公夏布制作技艺是流行于进贤县张公镇南部地区的一种土布织造技术。据王氏家谱记载,夏布制作技艺可上溯至清代雍正年间,距今有300多年历史。其技艺起源于铜岭村委会的曹家村。曹家村由山东迁居而来,与文学巨匠曹雪芹同宗。曹雪芹的父辈将当时的纺织器械和技术传到进贤的曹家村,故至今当地人仍将织布机称作“南机”。由于地缘关系,铜岭曹家与周边村庄通婚等因素,其纺织器械与技术也流传到周边村庄,继而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民间行业,现主要产地的老王村即为其中之一。

夏布选用苎麻真皮为原料。其工艺流程为浸泡麻、刮麻、出丝、卷纱、过扣、刷浆、牵纱、上机、织布、下机、整修凉干等。夏布,顾名思义,是夏天用的布。因其软硬有序,韧性较好,加之疏密度适中,通风透气,轻便、色白,是做蚊帐的原料布,又可用作为装饰、被单等,现代还常于作为高档服饰中的垫肩。

张公夏布由手工家庭作坊生产,以家族式承传。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张公夏布制作技艺历经300多年,就是一部文化和地域文化发展史的缩影,且与曹雪芹家族有关,对“红学”与“曹学”的研究也有一定的价值。

赣公网安备 36010302000848号

版权所有@2018 南昌文化云 Jiang xi Nanchang cultural cloud